文博专题>>2016全省文物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陈爱兰在贯彻落实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9月30日)
作者:河南省文物局局长 陈爱兰      发布时间:2016-10-11

同志们:

昨天下午,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做好我省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探讨事业发展之策。随后,杨厅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对全省文物工作提出要求,我们一并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有关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领会精神实质,提高对新时期文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文物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也是国家的“金色名片”。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把文物保护工作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务院也先后出台多部扶持文物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分量之重、内容之全、措施之实前所未有,文物事业发展迎来美好春天。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化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2016年2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就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进行研究部署。3月4日,暨《博物馆条例》颁布实施后,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全面阐述了文物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指出了发展重点,是指导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的又一部纲领性文件。2016年3月23日和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李克强总理强调,加强文物保护,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厚植道德沃土,用文明的力量助推发展进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本着无愧历史、无愧未来的责任心,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4月1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讲话,强调“文物资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文物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文物事业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彰显文明大国形象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河南是文物资源大省,文物保护工作也一直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前,省委书记谢伏瞻针对我省的文物保护工作作了重要批示,省长陈润尔要求我们一起将总书记、李总理和谢书记的批示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会上张广智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张省长的讲话紧贴实际,思路清晰,在认真总结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了我省文物工作今后的重心和要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组织实施好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文物系统的一项重大任务。各地文物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要进一步提高对文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认清发展形势,树立正确理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做好新时期文物工作的基本要求,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串到文物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学用结合、学用相长,切实提高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水平,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和厚望。

二、明确责任,勇于担当,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文物资源大省。全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3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20座,国家级传统村落99个,博物馆、纪念馆288座。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都有设施先进的综合性博物馆和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个县都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相比较而言,我省文物具有遗存丰富、分布广泛、链条完整、研究价值高等显著特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就是一座露天的博物馆。正因为如此,在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中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切实担当起文物保护主体责任。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体制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督促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好文物保护主体责任,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要争取将文物保护责任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严格奖惩。我们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抽出时间调研文物工作,召开会议,解决文物保护突出问题,支持文物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积极推进文物行政机构,特别是文物资源丰富及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县(市、区)文物管理机构建设,优化职能配置,使其与文物工作任务相适应。要建立文物保护责任评估机制,每年对本行政区域的文物保存状况进行一次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发挥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的协调指导作用,督促各地各部门认真履行保护文物职责。要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考评范围,加大检查考核力度。

(二)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建立共促互进的事业发展新态势。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等工作涉及政府各个部门、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加强协作、相互配合,要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市场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共建共享,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在有关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中,文物要加强与发改、财政、住建、规划、国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要建立完善文物、文化、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旅游、宗教、林业、水利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针对文物市场管理、文物行政执法、文物安全等问题适时开展联合检查和整治行动。公安、海关、工商、林业、水利、文物等部门和单位要保持对盗窃、盗掘、倒卖、走私等文物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完善严防、严管、严打、严治的长效机制。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建立文物行政部门和公安、司法机关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公安、工业和信息化、文物等部门和单位要共同推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教育部门要在文物工作急需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积极推进支持文物专业职业教育。同时还要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培育文物保护社会组织,发挥文物保护志愿者作用;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制度优势,构建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新格局。

(三)不忘初心,守土尽责,进一步发挥好文物部门职能。在事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下,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全社会对文物价值作用的认知仍有局限,文物工作还存在基础工作薄弱、人员队伍不足、执法力量欠缺等明显短板,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矛盾依然突出、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等突出问题,我们的工作还任重道远。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所讲的那样:“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做到顺应潮流,不忘初心,直面挑战,勇于担当,任何困难和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的初心就是严格履职尽责,全心全意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这是我们的标准和要求,更应该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一要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切实发挥好文物部门管理职能。在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矛盾仍然突出的情况下,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必须理清管理职能,坚持法制底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执法,敢于碰硬,确保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二要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主动融入经济发展大局。按照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原则,充分发挥文物部门先遣队作用,优质高效做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建设项目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努力让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建设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同道而行。三要进一步拓展文物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实践证明,文物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将保护与利用相统筹、相协调。对文物资源的利用一定要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保护为前提,以服务社会发展为目的。全省世界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各级博物馆、考古发掘单位要充分挖掘文物资源潜在的历史、艺术、人文、科学价值,着力做好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展示利用等工作,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精神,大力开发相关衍生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把文物保护与文化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塑造城乡历史文化内涵和改善城乡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博物馆建设、大遗址保护、文物建筑维修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乡品位,真正让文物事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

三、突出重点,务实推进 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省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一)坚持简政放权,在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一要坚持简政放权,提升管理效能。2014年以来,根据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相关部署,我局对原有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最终确定行政许可18项,并对其设定依据、运行流程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规范。全省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要以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认真做好简政放权各项工作,确保规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该放的放开、该减的减掉、该清的清除,确保行业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二要坚持放管结合,层层抓好落实。权利下放只是手段,做好管理才是目的。对下放到基层的行政许可事项,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做甩手掌柜,要坚持放管结合,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各项行政许可在基层得到不折不扣落实。三要借势借力构建文物事业发展新机制。全省各级文物部门要抓住当前文物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对上做好汇报沟通,对下做好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力争建立起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文物事业发展新机制。

(二)做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上下功夫。一要持续开展大遗址保护工作,协调推进洛阳、郑州两大片区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和巩义宋陵等16处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做好郑州商城、隋唐洛阳城、信阳城阳城等8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二里头遗址、贾湖遗址、安阳高陵文物保护工程。选择试点,探索开展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二要贯彻落实省政府豫政〔2015〕66号文件精神,加强基本建设中的考古调查、勘探等工作。重点做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商合杭高铁等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努力做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共进。三要积极推进重大文物保护项目实施和文物保护工程的研究总结,要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制定文物保护工程资料收集、竣工报告的标准规范。经梳理统计,2012年至2015年我省经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文物保护工程共139项,截止2015年底已竣工的只有40处,正在实施的63项、还有36项未开工、开工率为74%,竣工率仅为28.7%。在下一步工作中,省文物局将严格坚持工程开工备案和竣工验收制度,全省各级文物行政部门也要认真履行好监督管理职责,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按时高效完工。

(三)开拓创新,在加强文物资源合理利用上下功夫。一要围绕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推进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保护革命文物,事关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十分热烈。《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通知》已在建党95周年前印发。根据通知精神,各地文物部门要对本辖区内的革命文物保护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存在险情的革命文物,应视轻重缓急,制订保护修复计划。国家文物局将对革命文物重点省份在项目立项、规划编制、业务指导和经费保障上予以支持鼓励。要结合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实施红军长征遗迹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工程,推介一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有计划地组织大中小学生、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各界群众到长征文物场所参观学习,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作用。要圆满完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遗址、遗迹、史料(河南部分)的调查编辑出版工作。二要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组织开展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完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和调整工作。三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利用。督促完成清丰县单拐、郏县临沣寨等国家第一、二批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推进新县丁李湾、焦作北朱村等传统村落保护维修,推进滑县道口镇等古街区保护利用工作。四要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积极参与国家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创新文物资源利用模式,促进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物系统管理的文物保护单位向社会开放。

(四)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在持续服务民生上下功夫。一要加强博物馆建设,促进软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积极推进二里头夏朝遗址博物馆、中原考古博物院建设及河南博物院主展馆维修改造工程。鼓励支持文物资源大县博物馆建设,研究制定库房管理标准,推动基层文物库房条件改善和管理水平提升。二要深化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和绩效考评工作。修订《河南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办法(试行)》,推动绩效考评结果与经费挂钩。引导、规范和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三要进一步落实《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建设博物馆教育资源项目库,推出一批博物馆教育优秀示范项目,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

(五)拓展对外交流,加强科技保护,在提升文物事业软实力上下功夫。一要深入挖掘文物资源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局,积极参与“中华文明走出去工程”,面向国(境)外积极推介、引进优秀文物展览,发挥好文物资源在重要外事活动中的特殊媒介作用。二要继续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瑞典、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文物科研机构的合作,做好全省文博系统对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举办青铜器、陶瓷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为文物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三要积极开展项目申请,加大技术和经费扶持,推进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建设,提升文物科技保护水平。组织承办2016年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理事会暨全球发展与中国视角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组织召开全省文物科技保护工作会议并举办全省文物科技保护成果展。

(六)做好文物安全防范,在加强文物保护法制化建设上下功夫。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事关事业发展大局。今年以来我省就发生多起文物违法案件,给我省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要继续加强综合防范体系建设,构建文物安全保护网络。要健全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联合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机制作用,保持对各类文物犯罪的高压态势。二要研究制定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保护措施及《全省重要田野文物巡查看护管理办法》,选择重要的田野文物作为试点,安排巡护专项资金。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相关办法,进一步发挥业余文物保护员工作积极性,确保田野文物安全。三要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行政执法。配合国家文物局继续做好《文物法》修订调研工作,做好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的审查意见上报工作,做好我省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指导规范全省文物行政执法,提高工作水平和效能。四要强化市场监管,规范流通领域。做好文物商店销售文物、拍卖公司拍卖文物审核备案工作。做好文物商店、拍卖公司文物拍卖资质申领工作。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规范文物市场管理。

(七)夯实基础,在增强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一要加强文物人才队伍建设。在积极组织参加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的基础上,根据我省文物人才队伍现状,着力培训规划方案编制,文物保护修复等急需专业人才,为我省文物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要圆满完成我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前,我省已完成176万件(套)文物藏品的录入、初审、终审工作,所有数据已传输到国家文物数据库,正在接受国家审查验收。“百里半九十”,在最后的关键环节,我们决不能松劲,不可懈怠,要再接再厉,善始善终完成国家普查任务。三要加强文物宣传,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特别是要深入开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新政策的宣传报道,争取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文物保护事业中来,为文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八)抓好“两学一做”,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上下功夫。根据党中央决定,今年正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和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全省文物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此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性,结合文物工作特点和自身岗位要求,认认真真学,扎扎实实做,确保把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并用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文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把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做到业务工作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深入到哪里。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查找自身不足,在思想上划红线,行动上明界限,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两学一做”为抓手,努力打造清正廉洁,务实高效,勇于担当,作风优良的文物博物馆队伍。

同志们,时代赋予重托,奋斗铸就辉煌。当前文物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勇担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省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推动我省文物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